
中物集团代表赴承德考察项目
2021-10-11
为落实习主席提出的乡村振兴和碳中和的总要求,集团代表一行半个月二次来承德考察相关项目,并和当地政府商谈具体项目的落地等事宜,我们希望能为乡村振兴和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评判生态环境好坏的一个重要数值标准。2021年3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让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0年,中国完成造林677万公顷、森林抚育837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283万公顷、防沙治沙209.6万公顷,全国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城市达441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8平方米。新增公路绿化里程18万公里,铁路绿化里程4933公里。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面积2.2亿公顷。“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从目前的23.04%再提高超1个百分点,达到24.1%,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集团代表表示要切实履行央企责任,尽己所能在地区的乡村振兴事业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做好利用新型能源与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与粉尘颗粒等物质排放并切实践行节碳减排工作,保护当地环境,通过所作所为力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融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